现在毫不夸张的说2018年是物联网元年,但是根据数统计到2020年物联网预计将产生344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目前物联网已被确定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出台,无疑给正在发展的中国物联网又吹来一股强劲的东风,而RFID技术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技术,其应用市场必将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而扩大。下面营信小编为大家介绍下关于这方面的小知识-----------

一、RFID射频识别技术含义
RFID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感应式电子晶片,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二、 RFID系统构架
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构成,一般我们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统称为应用系统。
1、电子标签
电子标签(Electronic Tag)也称也称应答器或智能标签(Smart Label),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收发装置,主要由内置天线和芯片组成。
2、读写器
读写器是一个捕捉和处理RFID标签数据的设备,它可以是单独的个体,也可以嵌入到其他系统之中。读写器也是构成RFID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它能够将数据写到RFID标签中,因此称为读写器。
读写器的硬件部分通常由收发机、微处理器、存储器、外部/执行器,报警器的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及电源等部件组成。
3、控制器
控制器是读写器芯片有序工作的指挥中心,主要功能是:
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
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来的动作指令;
控制与标签的通信过程;
基带信号的编码与解码;
执行防碰撞算法;
对读写器和标签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进行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身份认证;对键盘、显示设备等其他外部设备的控制。
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读写器芯片的控制操作。
4、读写器天线
天线是一种以电磁波形式把前端射频信号功率接收或辐射出去的设备,是电路与空间的界面器件,用来实现导行波与自由空间波能量的转化。在RFID系统中,天线分为电子标签天线和读写器天线两大类,分别承担接收能量和发射能量的作用。
5、通信设施
通信设施为不同的RFID系统管理提供安全通信连接,是RFID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信设施包括有线或无线网络和读写器或控制器与计算机连接的串行通信接口。无线网络可以是个域网(PAN)(如蓝牙技术)、局域网(如802.11x、WiFi),也可以是广域网(如GPRS、3G技术)或卫星通信网络(如同步轨道卫星L波段的RFID系统)。
RFID高频HF分体式读写器HR9216,支持ISO/IEC15693、ISO18000-3协议,一个SMA天线接口,成功应用于图书管理、自助借还书机、档案管理、自助收银、防伪溯源、物流分拣、个人身份识别、会议签到管理、开放式门禁考勤、防伪及生产过程控制等多种RFID系统应用领域。

RFID高频HF分体式读写器HR9216
RFID高频智能展示柜屏蔽天线HA4232,是一款高性能的50Ω标准阻抗13.56MHz高频金属屏蔽天线,标准SMA接口支持最高6W功率的ISO/IEC15693协议电子标签读写器,感应距离可达55cm。广泛应用于餐饮管理(智盘)、自助借还书机、图书分拣线、生产线管理、筹码识别、珠宝管理、新零售、微型图书馆、漂流书柜、档案管理、证照管理、智能试剂柜、实验台试剂管理、智能展示柜、柜台商品展示管理、凭证印鉴卡管理、医疗高值耗材管理等多种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

RFID高频智能展示柜屏蔽天线A4232
RFID超高频电子标签UT8137是UHF工具管理专用抗金属标签,针对工具管理等多标签阅读场合开发,工作频率902-928MHz,支持EPCglobal UHF Class 1 Gen 2 / ISO 18000-6C协议。广泛用于智能工具管理、小型金属设备管理、手术器械管理、模具管理、枪支管理和资产管理等RFID射频识别场合。

RFID超高频工具管理抗金属电子标签UT8137
在此上海营信公司还为小编介绍关于其发展应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将大量的来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的技术(例如,高频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半导体技术、数据保护和密码学技术、电信技术、制造技术等)综合起来。 近十多年来,RFID射频识别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的溯源和防伪应用领域。 总体而言,RFID射频识别技术当前发展趋于标准化、低成本、低差错率、高安全性、低功耗。